《诗经·周颂·维天之命》解读
一、天命永恒,文王之德
《毛序》称:“《维天之命》,太平,告文王也。”此为周公摄政,辅成王致太平,祭告文王的乐歌。
原文“维天之命,於穆不已!於乎不显,文王之德之纯!假以溢我,我其收之。骏惠我文王,曾孙笃之。”
注释:
“维”通“惟”,考虑、思维等;“命”指运行规律;“於”为叹美词,“穆”意为庄严、肃美,“不已”即无有始终和穷尽;“於乎”通“呜呼”,叹词;“不”通“丕”,大,“显”指高贵、显赫、光明;“纯”是不杂、纯正;“假”为嘉、美,指仁德,“溢”是充满、充溢;“收”是收取、接纳;“骏”迅速、赶快,“惠”顺、顺从;“曾孙”泛指后世子孙,此处指子子孙孙,“笃”是诚笃、忠实。
译文:想那天道运行的规律,啊!庄严肃穆地永远不已!啊,多么高大显赫与光明,文王的高尚品德博大正纯!嘉美的德泽如水之充溢而流被后世,我一定全盘接纳将它继承。赶快顺从光明纯正的文王大道吧,子子孙孙永远忠实地奉行。
解析:德行如水盈泽被后世长。《诗经》中的颂诗用于宗庙祭祀,三十一篇《周颂》多歌颂周王朝功德,周文王是周人崇拜祖先,本诗是宗庙祭祀时赞美文王的乐章。开头两句以天命总起,赞扬文王受命于天、顺从天意,他推行仁政、裕民,国势渐强,为灭商奠定基础,周人认为这是受命于天、顺应天意,也用天命论解释君王统治,实则是顺应历史趋势和民心民意。文王之德光明纯正,彪炳后世,祭祀者告慰文王,表示子孙顺从其意,继承发扬其德,表现出对文王的推崇敬仰和对国家的自信自豪。
二、逐字解释
“维天之命,於穆不已”:上天所赋予人的命运,幽远深邃(在冥冥中主宰人的命运)永不停歇。“维”句首语气词无义,“天”指上天,“之”为结构助词“的”,“命”是天命,“於”叹词,“穆”深远,“不”否定副词,“已”停止。
“於乎不显,文王之德之纯”:啊,真伟大啊,文王的德行如此的纯粹方正!“於乎”感叹词,“不”同“丕”大的意思,“显”显赫、伟大,“文王”即周文王,“之”的,“德”品德,“之”也是“的”,“纯”纯粹、不掺杂恶念。
三、谁欠的账都得还
《诗经·周颂·维天之命》:谁欠的账都得还。
原文“维天之命,於穆不已。於乎不显,文王之德之纯!假以溢我,我其收之。骏蕙我文王,曾孙笃之。”
《中庸》解读其前半部分:“《诗》云:‘维天之命,於穆不已。’盖曰:天之所以为天也。‘於乎不显,文王之德之纯。’盖曰:文王之所以为文也,纯亦不已。”
此诗所写是为何要祭祀文王,通过文王将当年文王存在上天那里的福泽拿回来。“天之所以为天也”强调天道不循常理,造物弄人,文王虽辛苦经营一生未完成拯救天下生民大业。“文王之所以为文也”在于他纯粹于历史使命,心无旁骛,努力不已,虽九死一生也在所不惜。“纯亦不已”“文王之德之纯”强调文王之德纯粹。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中,宋国向戎请求赏赐,子罕深明大义使其撤销请求,当时君子用《诗经·周颂·维天之命》中“何以恤我,我其收之”调侃向戎,与之相比,文王无量的顺惠之德让后世周王有了加益、笃厚的基础。谁欠的账都得还,哪怕是上天,这是天人之间和合共生的共持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