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第 65 集剧情
凭借天险固守:孟获回洞后与部下商议,打算凭借泸水天险,在南岸固守。他们将所有船只都扣留于南岸,并在沿河一带筑起土城,以此来阻挡蜀军。
偷渡断粮之计:因泸水水流湍急,难以强渡,诸葛亮便派马岱率领三千军士从泸水下游的沙口偷渡,企图切断孟获的粮草供应。
泸水瘴气致损:未料到泸水一带瘴气有毒,许多军士在偷渡过程中中毒丧生。无奈之下,蜀军只好撤军。
后续相关剧情
阿会喃献计:诸葛亮正为此事忧急之时,阿会喃从敌营奔至。他告知诸葛亮,泸水内有瘴气,太阳一照,毒气便会蒸发。此时人若涉水,必中毒身亡。若要渡河,须等夜静水冷,毒气不起,且人需饱食之后再渡河,方可平安无事。
夜间成功渡河:蜀军依此计在夜间渡过泸水,成功切断了孟获的粮道。孟获得知后十分吃惊,急忙命董荼那元帅打通粮道。
董荼那反叛:董荼那曾受诸葛亮释放之恩,如今不忍与蜀军为敌,于是不战而退。他回洞后遭孟获棒打,随后与众酋长商议,共同将孟获缚住,送交诸葛亮。
孟获再求决战:孟获认为此次被擒是因为他手下自相残害所致,便要求诸葛亮放他回洞,再决胜负。若他再次被擒,便愿倾心归降。诸葛亮应允,亲自送他上船回山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生道理
心计之道:在三国的乱世之中,心计可谓是出现最多的特质。无论是在争夺天下还是在日常生活中,想要过得安稳,心计都是必不可少的。但我们应当以自保为目的使用心计,做到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斩草除根。
为君之道:古代的君主与现代的领导有着相似之处。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,要学会与下属打交道,懂得惟才是用和收买人心。曹操、刘备和孙权之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,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这一重要的为君之道。
忠诚之德:忠诚是一种珍贵的品质,不能说忠心的人都能善终,但至少死后名声会很好。相反,卖主求荣的人肯定不得好死,例如张松。
抱负之重:人无志则行无力,每个想要成就大事的人一定胸怀大志,很有抱负。哪怕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再多的挫折,只要目标坚定,就定然会有所回报。比如说刘备,他大半辈子都颠沛流离,可是他目标明确,最终称王称帝。
在三国的历史中,处处可见这样的人生大道理,关键在于我们去发现。我已经看了十几遍《三国演义》,每次都有新的发现,所以百看不腻。